「邓小平时代」读后感2000字(2)篇_读后感大全

邓小平时代

作者:傅高义

美国哈佛大学傅高义教授倾十年心力完成的权威巨著《邓小平时代》,是对邓小平跌宕起伏的一生以及中国惊险崎岖的改革开放之路的全景式描述。作者对邓小平个人性格及执政风格进行了深层分析,并对中国改革开放史进行了完整而独到的阐释。书中涵盖丰富的中外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以及为数众多的作者独家访谈。对中美建交、华国 锋历史评估、改革开放的幕后曲折、邓小平和诸多当时关键人物之关系、香港问题、邓小平南巡等重大议题均有详述及剖析。本书既具学院研究的严谨专精,又对中国现实政治与事理人情有透彻把握,被誉为邓小平研究“纪念碑式”的著作。

「邓小平时代」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邓爷爷,小平同志,你好等这些称呼在小时候耳儒以染,“。有一个老人,在沿海城市画了一个圈,诉说着春天的故事,时每每唱起《春天的故事》就会想起那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八旬老人。小小身板,却带领了中国人民走向富强之路。您真了不起!

前段时间闹了一个笑话,那会还一直问身边的朋友邓小平有没有当过国家主席,可能自己打错字缘故,很多人回复成习近平当然有当过啊,哈哈,仅有一朋友回复还百度了回答没,毛泽东下一任主席是华国锋,当时内心是一脸懵,华国锋是谁?看到此书一半时瞬间豁然开朗,邓小平为人坦荡耿直,有远见,机智,平易近人,对所有新事物有着浓厚的兴趣。去法国留过学做过周恩来的助理,毛泽东的有力接班人。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能屈能伸经历过三起三落,视功名利禄为粪土,做实事重实权说实话。曾指示他的接班人如何应付西方仍在继续的制裁和可能的指责。他说,“概括起来就是三句话,第一句话,冷静观察,第二句话,稳住阵脚;第三句话,沉着应付。不要急,也急不得。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苦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

2019.4月 清明那天和哥哥在仙湖植物园游玩,看到当年邓爷爷值的那棵树,可惜当时自己并不不太了解那段南下历史,后听哥哥和他们聊起再看此文才记忆犹新,

那年他87岁,度假南行的第一站便是武汉,这里是华中地区的铁路枢纽,也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邓小平于1月18日上午抵达武昌火车站,尽管只是家庭度假之旅,但对待邓小平这样显赫的人物,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和省长郭树言还是前往站台迎接邓小平的到来。邓小平只在站台上停留了20分钟,时间虽短,却足以让他发一通脾气。邓小平说,“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你们要多做少说。……周总理四届人大的报告,毛主席指定我负责起草,要求不超过五千字,我完成了任务。……现在文件多如牛毛。”他提到这样的情况:省委书记去农村考察一个星期回来,文件就堆成了山,让他头痛,邓小平一向反对空话、长篇报告和不做认真准备的会议,他曾说过,“没有话把嘴巴一闭……会议和讲话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发了一通脾气后,邓小平说出了他的要点:“谁反对改革,就让谁下台。”尽管他是在向武汉当地的人说话,他的话也没有登在公开的媒体上,但很快就引起了江泽民的注意。两天以后江泽民对手下的干部说,要加快开放步伐,恢复对外开放政策,减少会议的数量。

列车于当天下午抵达长沙火车站,邓小平花10分钟时间接见了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熊清泉等省级干部。邓小平听到1991年尽管有自然灾害,湖南还是取得了大丰收后十分高兴。但邓导师还是给他们上了一课:他指示熊清泉说,湖南“搞改革开放的胆子要更大一些……要加快经济发展”

1月19日星期一上午,邓小平在广州做了短暂停留后,与陪同他的省级领导一起,开始了对最有活力的特区——深圳和珠海——为期11天的视察。当地干部一周前才接到通知为邓小平的到来做准备,他们跑到邓小平要去的所有地方布置保安,安排包括痰盂在内的必要设施。他们只被告知要为接待他一家人前来度假做准备,但是当邓小平到达深圳时,他们已经收到在武汉和长沙与邓小平见过面的干部的详细报告,他们意识到,这并非一次寻常的家庭度假。

邓小平为了保持体力,只在每天上午游览3小时,然后与家人一起吃饭、午睡,下午休息。在当地一次外出游览时,家人看到用邓小平笔迹复制的“深圳”二字,女儿邓楠说,“你应该收利息,你有知识产权啊。”[插图]邓小平笑了。后来他们在仙湖植物园看到从成都运来的竹子,邓小平对当地导游开玩笑说,你们也要给四川支付知识产权费啊。邓小平这个玩笑是深有寓意的:人们都知道邓小平对西方要求中国支付大笔知识产权费的批评,邓小平提醒西方人说,其他国家模仿中国的火药和印刷术一类的发明,中国并没有为此收过费。但是邓小平也明白中国需要适应新的国际秩序。在视察深圳一家生产CD光盘的工厂时,他问他们是否从外国买了版权,并提醒工厂经理,“一定要遵守有关知识产权的国际规则”。

「邓小平时代」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拖了一个月才看完,很爽!

对于建国后至今的这段历史,官方资料一般都是遮遮掩掩。除了主旋律的宣扬及意识形态灌输之外,人们很难看到令人信服的报道。如果著作者身处国内,甚至是体制内出身,直觉上很难保证著作的客观性。本书作者的美籍华人背景让我对这本书感兴趣。外籍背景可以让作者没有太多忌惮,而作为华人,又可以更深入理解国内的政治制度运行……甚至是关键名词的翻译。

这本书主讲邓公,但依旧可以窥探出他所处时代的风云变幻及同时代其他领袖的特质。应该说邓公的领袖气质及能力的形成,不是偶然因素或“纯先天”,而有“时势造英雄”的意味。他在赴法游学,长期的革命实践,以及在刘,周,毛等领袖身边的具体工作(包含军事,外交,经济领域),使他具备了相当宽阔,开放的视野和沉稳果断务实的办事风格。走出过国门,知道我们和世界的差距,从而坚定开放;而有过军队背景,决定了他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会果断采取措施;接受刘少奇,陈云的观念,并深受文革之苦,让他决心走与毛不同的道路(仅发展经济而言);而在对苏关系上,却乘毛泽东衣钵:坚定的强硬立场。回过头来看,邓像是经验总结者,他所选择的道路似乎是历史趋势。但是,放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一切并不明朗,邓公的眼界却不是人人都有的。以一己之力,挑战传统,并在遭遇质疑时坚守信念。以老迈之躯,推动改革,最终将中国这艘巨轮推向正确的航道,这样的功绩经得起任何程度的歌颂。

恰巧前段读了中东历史的书,看到了土耳其的凯末尔等很多领袖也曾雄心壮志带领国家走向现代化,从目前的节点看都没有成功甚至还在倒退。苏联解体,朝鲜至今王朝统治,百姓还没解决吃饭问题。社会主义阵营唯有邓工,稳步推进并成功实现改革。

起初最感兴趣的其实是89年64事件。现在知道那是改革初期矛盾凸现,民众情绪的一次宣泄,仅此而已。其他的诉求,都不切实际。了解更多的历史后,会更理性客观的看待民主进程问题。他需要经济的发展,民智的普遍开启。在此之前,也许的确统一的政权更有利于国家的强大。时至今日,邓工去世20年,他所奠定的基业俞发繁荣。可以想见,越来越多的人在物质满足后,无法避免的走向精神满足——那些西方式的民主及自由化。不管距离多么远,我们有理由相信,那才是终点。无论如何,我们不应该责怪邓公曾经的行为,因为也许恰恰是他,开启了让那一天更快到来的起点!

致敬邓公,祝福祖国!

最佳范例原创文章,作者:最佳范例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shou.com/post/21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