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翅与花椒」读后感2000字(2)篇_读后感大全

鱼翅与花椒

作者:扶霞·邓洛普

这本书是关于中国菜出乎意料的美好,也是一个英国女孩在中国的冒险故事。获得英国饮食作家工会大奖肯定的扶霞在一九九四年前往中国长住。打从一开始她就发誓不论人家请她吃什么,不管那食物有多么古怪,她一律来者不拒。在这本难得一见的回忆录中,扶霞追溯自己和中国饮食之间的关系演进。透过扶霞的眼睛,我们得以用全新的角度来了解我们熟悉的中国菜。原来不同地方的食物,都有其独一无二的气质。川菜的辣带着一丝丝的甜味,就像悠闲而迷人的四川人,总是带着一丝甜甜的体贴;湘菜直接又毫无妥协余地,就跟那里培养出来的军队领袖一样;扬州菜则是太平盛世的食物,温暖而抚慰人心。从四川热闹的市场到甘肃北部荒僻的风景,从福建的深山到迷人的扬州古城,书中呈现了中式料理让人难忘的美妙滋味,也深刻描绘出中西饮食文化差异,且兼具人文观察与幽默趣味。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2000字 第(1)篇

读完这本《花椒与鱼翅》,我简单总结一下读后感:

1、感觉作者非常奢侈地在年轻的时候去一个神秘的国家研究一份不被任何人所看好的“专业”,在混杂着文化冲突的氛围中,开启她对食物的各种认知。不仅是对中餐,还引发了她对自己国家英国饮食的反思(包括她曾学过的法式料理),这其间也包含了对人们接纳食物的感受过程。我最大的感悟是,年轻人的学习真的可以不拘一格。重点是你跟着世界的连接点是什么?这个“连接点”可以是科技的力量,是艺术和体育,是学习数理知识和专业技能,当然也可以是“食物”。毕竟食物和烹饪往往跟人文、历史和文化有撇不清的关系。

但是遗憾的是,中国人对“君子远庖厨”还是有根深蒂固的固定思维,至今偶尔提到“新东方毕业”好像还是个戏虐的口吻在调侃厨子。这让年轻人其实很容易关闭一种精彩人生的可能性。追究其原因,这种类似的文化断言对国人的影响力有可能是因为,西人的教育旨于追求个人享受身为人带来自我价值最大化的过程,而中国教育旨于建功立业衣锦还乡光耀门楣,必要的时候,个人兴趣和情趣都比不过家族利益和人情社会给人架构的虚无的价值。

所以我真心期待我的孩子人生里可以有一份扶霞那样down-to-earth的热情,去接纳自己跟这个世界真诚连接的机会,它可以是食物,也可以是其他任何有形的和无形的东西。但是无所谓,只要那个起点是源于内心的热情、兴趣、以及好奇心,就够了。

2、我很惊叹于这个英国女人的文笔怎么能这么地道,里面夹杂的四川方言都能轻松自然,后来发现原来是何雨珈的翻译,很喜欢她浑然天成的文字,但我也很好奇这个英国人英文文笔到底怎样,怎么被何雨珈翻译得那么好。

书里面其中一句:“他的面馆曾经伫立的地方,只留下一片拆除后的残骸,如同月球表面一望无际的碎石,偶有打破的泡菜坛子和饭碗散落其中。来来往往的人中,也没有一个知道他的下落”。

这段写成都一个面馆小老板经历中国时代更迭,原来的地方逐渐被新的建筑取代的无力感。我森森觉得,即便那个女英国人能感受感知写出来这段,但是也只有中国人能翻译出来这种感觉……

3、我觉得这书神似陈晓卿的《至味在人间》,表面上再讲食物,其实都是讲人生。鱼翅花椒这本书更掺杂了文化冲击,对我们这些人在异乡的一代移民来说,多了一层感同身受的东西,所以更加有趣了。

4、这本书比较精彩的还是上半部分写在香港,主要是四川生活的那部分,描述川菜、四川人,以及自己学习川菜的经历。因为有深入经历,所以才能有深刻见解。之后写湘菜粤菜北京菜这些就不如前半部有情趣和格调了。

5、每次回国我都要好好逛好几次当地的菜场,必须也是必要的。读了这本书我更加意识到,其实饮食有可能是在美国的华人跟故土连接的最重要的一根管道,承载了太多回忆和感情在里面。那些肮脏的市井小巷边的菜市场,跟小贩为了几毛钱讨价还价,每一颗菜都要挑挑拣拣哪怕是一根葱,还有看那些活蹦乱跳的动物是如何从鲜活的生命被麻木的人们当作食物来快速高效地杀害的过程,都像是在任何欧美国家无法享受的视觉盛宴,让我有些迷恋。

我比较喜欢跟菜市场用闲暇时间帮父母卖菜的孩子聊天,看他们娴熟地如何帮客人称量。一般我理解这些孩子眼中、心里和脑子里其实无比期望远方,比如去一个如“美国”的地方学习、工作、生活。而可能无比厌恶当下在肮脏喧闹的菜市场帮父母做这样机械的工作,只是讨一份生计。但是如果是上帝的视角(不是我)来看待这件事的话,你很难分辨到底哪一种人生更美妙?是华尔街西装革履的精英每日出入高档写字楼?还是不修边幅在春天的阳光明媚的午后微醺在混合复杂味道的菜场无忧无虑地卖菜?我其实也说不清楚。但目前两种人生于我而言都想尝试吧。不同的是,有那么一种人,真正的强者和牛人,是可以在两种境界的人生穿梭和游刃有余。出世和入世都稀松平常,千帆阅尽,无所谓繁华,平常心对待鱼翅燕窝海参,平常心对待AI互联网比特币区块链,更能平常心对待葱花臭豆腐烂泥巴,用尊重的心态接纳每一种不同和可能性。我比较佩服这种人。

「鱼翅与花椒」读后感2000字 第(2)篇

一本外国人写中国美食的书。打开这本书之前,我对这样的体裁没有什么太高的期待,可没想到序言的第一段就把我彻底吸引了。作者写她第一次见到皮蛋:“这两瓣皮蛋好像在瞪着我,如同闯入噩梦的魔鬼之眼,幽深黑暗,闪着威胁的光。蛋白不白,是一种脏兮兮、半透明的褐色;蛋黄不黄,是一坨黑色的淤泥,周边一圈绿幽幽的灰色,发了霉似的。整个皮蛋笼罩着一种硫磺色的光晕。”天哪,这是多么牛的文字,细腻精致、生动传神,完全写活了一个外国人面对皮蛋时的惊奇、厌恶与惶恐。再读下去,发现这样精彩的文字到处皆是。她写担担面:“只要你拿起筷子,把面拌一拌,就会唤醒铺在碗底的那些香料。”写鱼香肉丝:“肉丝慵懒地与黑木耳和绿莴笋缠绕在一起,发出柔软的光泽。”写大闸蟹:“蟹肉有一种环唇绕齿的鲜味,加上醋那种有点微甜的特别味道,以及姜那股强烈的辣劲儿,真是绝配,像一曲各种风味的动人合唱。”写淮扬菜:“淮扬菜是另一种比较温柔平和的存在,就像《红楼梦》中贾家的某个姊妹,在精美的园林中,戴着金玉的发饰,在大理石桌前作诗。其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这种清远收敛、柔和淡色、悉心熬煮的高汤、抚慰人心的柔嫩口感,以及那种微妙又鲜明的咸甜之味。”

除了美食本身,这本书更多写的是作者寻访、品味、学习和感悟中国美食的过程。作为一个专门研究和写作中国美食的英国作家,扶霞·邓洛普跑遍了中国的大江南北,尝遍了八大菜系,但她理解最深刻、情感最浓厚、着力也最多的,还是成都,还是川菜。整本书的将近一半是写四川和川菜的。她笔下的成都,“温暖的秋夜,空气中绵延不绝地流动着豆瓣酱、花椒和茉莉花茶的香味。”她笔下的川菜,“先是用适量的红油唤醒你的味蕾,再用麻酥酥的花椒调动你的唇舌,辣辣的甜味是对味觉的爱抚亲吻,干炒的辣椒也在对你放电,酸甜味又使你得到安抚,再来一口滋补的浓汤,整个精神都舒缓下来,真是过山车般惊险刺激的体验啊。”作为一个不但懂得欣赏川菜,而且还正经学过川菜烹饪的外国人,扶霞骨子里早已成了一个四川人。所以,当读到她在扬州被当地一位美食专家提醒“淮扬菜没有你们川菜那么麻辣”时,书中的作者哈哈大笑,我也忍不住笑出了声。这笑声的背后,有对中国美食和中国文化征服了外国人的骄傲。其实,扶霞在书中还用了相当多的笔墨来表达她对美食与环保、生态甚至政治的关系的看法,但我更在意、更欣赏、更有感觉的,还是她作为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从陌生到熟悉、从冲击到认同的过程。《风味人间》第三集中,扶霞也以一个中外美食文化使者的身份出了境,还飚了飚颇为纯正的四川话,看到这里,我又一次笑出了声。这笑声的背后,是对这种平和而非强制、内敛而非张扬的文化自信的欣赏与认同。

读完这本《鱼翅与花椒》,忍不住想起另两位擅长写美食的作家:汪曾祺和陈晓卿。同样是写美食,汪曾祺的文字像广东的老汤,工稳醇厚、回味绵长,食材是精彩的人生故事,用岁月当佐料慢慢熬将出来,人文俱老,历久弥香;陈晓卿的文字像江南人家的家常菜,食材新鲜、精致可口,既有极致的味觉体验,又有熟悉的乡土味道;扶霞的文字则像极了四川火锅,热烈奔放、丰富生动,满满的烟火气,不同风格、不同气质的中国美食被放在一起,既通过对中国菜的深刻理解保留了食材本身的风味,又用外国人的独特视角让它们和谐地融为一炉。

最后必须提一下翻译。这本书的翻译是我近年来读过最好的两本之一(另一本是彼得·海斯勒的《江城》)。译者何雨珈是一个年轻的四川妹子,也是一个与扶霞一样的“吃货”。凭着对于美食特别是川菜的共同理解和同为女性的细腻,再加上漂亮的文字功底和精雕细琢的打磨,何雨珈把原文翻译得既符合汉语的习惯结构和用法,又精确地保留了扶霞对美食和文化的理解和感悟,让这本《鱼翅与花椒》读起来完全像是母语写作。如果说扶霞的文字是四川火锅,何雨珈的翻译就是正宗的香油碟,可谓绝配。

最佳范例原创文章,作者:最佳范例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shou.com/post/20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