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科学革命(中文版)》读后感_900字_读后感大全

《牛津通识读本:科学革命(中文版)》读后感900字

最近集中翻一下科学革命的一些相关书籍。

(一)首先是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核心概念是“范式”和“范式转换”。库恩认为,自然是谜题,科学是解谜活动。一种范式将谜表述为一系列科学问题,并提供相关的科学方法去解答,形成一种常规科学,而且在此基础上形成倡导此常规科学的科学共同体。如果他们的问题和方法被证明不足以解释谜,就会出现反常和危机,呼吁一种新的范式对谜作出新的界定和解释,也即是出现了范式转换,随之出现新的常规科学。库恩的大胆之处在于将科学知识仅仅视为不同的科学共同体的观念:“科学知识像语言一样,本质上是一个团体的共同财产,舍此什么也不是。”他认为不应该将源自不同范式的科学知识视为有终极目的的、渐进的、不断叠加的建筑,因为它们是“不可通约的”。

(二)然后是伯纳德·科恩的《科学中的革命》(1985),制定了发生科学革命的四个衡量标准(目击者证明、文献史记录、称职史家判断和科学神话),描画了科学革命的四个发生步骤(自身革命、信念革命、论著革命和科学革命),以此作为判定方法,论述了17-20世纪发生的多次科学革命。相对于库恩的科学哲学阐述,科恩的书偏向科学史,以大量笔墨对一些事情进行事实考据,指出不存在所谓的哥白尼革命,以及康德自己没有将自身成就跟哥白尼革命相联系等。书中还对革命一词做了词源学的分析,也将社会和政治革命与科学革命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梳理,很有意思。

(三)然后就是这本小册子了。虽然里边没有论及拉瓦锡的化学革命,达尔文的进化论,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理论,基本上只对17世纪的科学革命作了介绍,但我想给六星。因为这个小册子指出了17世纪科学革命中的隐含的柏拉图观念和基督教神学观念,以及具体的科学成就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颠覆之处。是什么推动着开普勒和牛顿们去追逐自然科学?是牛顿所谓的自然哲学,以及自然哲学之上的神学。他们爱的是科学和真理么?不,他们爱的是上帝。这本书让我们看到了,在上帝死去之前,所谓的科学家是怎么思考科学的,他们的科学背后的观念是什么样子的。科学不应该是初高中教科书呈现给我们的那种形状,它应该再可爱一些——就像这本书刻画的那样。

最佳范例原创文章,作者:最佳范例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shou.com/post/20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