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传(中英双语版)》读后感_1500字_读后感大全

《鲍勃·迪伦传(中英双语版)》读后感1500字

鲍勃·迪伦
有人这样评价他:平庸的歌手,不错的吉他手,出色的口琴家,优秀的作曲家,天才的词作者。
我个人最钟爱他的词和口琴,对他的烟酒嗓不感冒。
鲍勃·迪伦被认为是20世纪美国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民谣、摇滚歌手,除了音乐家的身份外,他还是诗人、作家、演员、画家。半个多世纪以来,鲍勃·迪伦这位天才的艺术家创作了无数优秀的音乐作品,直到七十多岁了这位艺术家的创造力依然活跃。
二战期间,1941年5月,迪伦出生于一个犹太家庭,有过尚算幸福的童年,自幼就展示自己的音乐天分和对音乐的热爱,为实现音乐梦想不惜大学辍学只身闯荡纽约。早期曲风类似他的偶像伍迪格思里,这让他在格林威治村的音乐界小有名气,并为他带来第一份唱片合约,迪伦自此踏上了流行音乐史上最为持久的音乐道路。
1961年他以民谣歌手身份出道,一个伟大的民谣歌王正式向世人宣告诞生,美国民谣爱好者终于有了属于他们自己的英雄偶像。1963年,政治运动席卷美国,借着这股民权运动的浪潮,迪伦把民谣歌词变成了尖锐的反战诗歌,创作了标志性的歌曲《在风中飘摇》,及反战歌曲《战争的主人》和《暴雨将至》,树立了他反越战时代的代言人形象,被认为是20世纪60年代反战运动的代言人,然而迪伦不顾大众压力,拒绝肩负这个使命。
迪伦一直无视主流和冷落粉丝,习惯毫无预告、毫无解释、毫无歉意地开辟新领域。民谣乐的胜利并没有给迪伦带来满足感,不断追求创新与变化,在变化中寻找自我与灵感的他,没等大家适应过来,于1965年在纽波特音乐节上,打破民谣歌手形象,放弃他的原声吉他,改用电吉他,台下一片哗然,这令这位新生代传奇人物的纯民谣追随者颇为失望。在一片的批评声中,他依然将民谣与摇滚结合成一对完美的组合,创造了一种新的音乐风格——民谣摇滚乐,引领一股新的潮流,一时间仿效者无数。尽管迪伦的作品并非都受到粉丝和评论家的好评,但他事业却从未被批评的声音所左右。
受当时“垮掉的一代”的影响,迪伦开始吸毒,酗酒,烟不离手,疯狂的演出,正当人人都认为他会就此沉沦堕落下去的时候,一次车祸挽救了他。在他修养期间,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并戒了毒,推掉所有演出,专注于音乐创造。在沉寂了一段时间后,1967年底,推出新专《约翰·威斯利·哈丁》,迪伦的事业迎来转折,因为他又一次为流行音乐开创了一个新方向——乡村摇滚。
每隔一段时间,歌迷们就会领略到迪伦新的音乐风格。20世纪70年代,迪伦宣布自己皈依基督教,随后就发行了三张宗教专辑。尽管迪伦的宗教热情在几年内迅速冷却,但是他的创作能量却依旧强劲。1983年,迪伦宣布放弃这一新信仰,并录制完成了一张出色的专辑《无宗教信仰的人们》,重返摇滚乐坛。
虽然大众普遍认为迪伦80年以后的作品较平庸,但其依然能保持他的艺术创造活力,期间也不乏有优秀作品问世,即使过了70岁,迪伦仍不停到各地巡演,坚持完成他于1988年发起的“不间断巡演计划”,寻找昔日舞台上的快乐,以表达对音乐的热爱。
虽然迪伦的成名之路饱受争议,《每日野兽》的头条写道:“迪伦麻烦不断的七十年”。例如:他辜负了粉丝的信任;他的一些作品的原创性的质疑;他借用其他诗人和音乐人的作品而被指责剽窃,特别是他晚年遭遇的谴责是最尖刻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囊括了所有音乐奖项的大满贯,并于2008年被授予普利策奖,2016年问鼎世界文坛之巅——诺贝尔文学奖。迪伦曾表示“我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诗人,然后才是音乐家。我活着像个诗人,死了还是个诗人”。所以对于迪伦获得诺奖就不再是什么稀奇事了。
本书作为一本传记来讲,我觉得很一般,内容简单得如简介,蜻蜓点水,多数是杂志和娱乐新闻报道的引用。可能因为是小传吧。
2018.01.24

最佳范例原创文章,作者:最佳范例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shou.com/post/20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