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战国》读后感_1900字_读后感大全

《我们的战国》读后感1900字

【42】我们的战国 樱雪丸

整体评价:

阅读难度:

1.【读前感】我对日本战国史的了解始于高中,准确的说是来源于我博学的同桌,在我读后感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人——太史。

太史可谓博览史书,我还记得刚开学时经常在课间抱着袁腾飞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和司马辽太郎的《项羽与刘邦》看。

有一次我问他,我想了解一下日本战国史,你能借我几本书看吗?

他说,有的是,看你想读哪种的了。

我说我对日本战国史几乎一无所知,想先简单了解一些,看个入门级别的就行。

于是他给了我非常精致的四本薄书,封面分别写着:“武田信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

那时的我,对这四个人一无所知,读过之后,才知道他们是日本战国历史舞台上的主角,并且几乎是贯穿始终的灵魂人物,我的日本战国历史的构建,以此开始——现在回想起来,我和太史都属于比较内(men)向(sao)的人,刚坐同桌的头几天都不怎么说话,历史,或者说阅读,也是我们两个成为朋友的开始。

2.正如我上一条所说,绝大部分叙述日本战国历史的作品都以以上四人尤其是后三人为主线。本书则独辟蹊径,选择了一休、北条早云、斋藤道三为主人公,分述了此三人经历的战国时代——事实上,我读的那四本小册子中除了斋藤道三被一笔带过以外,另外两个人提都没提,除了我个人的无知外,他们的名气也确实不如日本战国的“前三雄”(今川义元、上杉谦信、武田信玄)和“后三雄”(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这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点。

3.【背景介绍】一是这三个人“早”。一般认为,日本战国时代指1467年(应仁之乱)起,至1585年(丰臣秀吉统一日本)或1615年(德川家康统一日本)。而一休死于1481年,北条早云死于1519年,这两人都属于战国时代前期人物。斋藤道三最晚,死于1556年,其时武田信玄和上杉谦信的五次川中岛之战刚刚开始,距离桶狭间之战还有四年,而日后名震日本的战国后三雄以及均还未成气候。二是这三个人“小”——首先是名气小,当然这只是相对那几个太有名的人而言(事实上我认为我们知道一休绝对早于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日本历史的人物,尽管当时我们并不知道他是历史人物),其次是领地小,一休就不用说,后两位虽然也是风云人物,但地盘有限,因此影响力也会有限。最后是出身小,这里尤以斋藤道三为代表,从一介油贩到一方诸侯,他的传奇经历也正是乱世的缩影。

4.【文学比较】作者选这三人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如他选取了既非大名也不是战将,甚至对日本战国历史的影响微乎其微的一休作为第一个叙述者, 其实是要借他之口描述日本中央政府的种种乱象,这让我想起了吕思勉的《三国史话》,他在写三国之前花了很大篇幅介绍东汉末年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状况,换句话说,写地方之乱,先写中央之乱,因为正是中央乱才导致地方乱,这实在是一条非常清晰的逻辑线,也是了解乱世的正确打开方式,由此可见,作者是很用心的。

5.但本书同样有很多缺点。

其一,用词轻佻。可以想象作者是想通过现代化的,轻松的,幽默的语言来说历史,为的是让读者更有兴趣,更易懂,但本书充斥着不少如“傻×”,“二货”、“脑残”等词语,我想说,戏说不是胡说,改编不是乱编…啊不不,幽默不是轻佻,这样只会让人反感。

其二,三个主人公都有一个特点,言语之间颇为自大,一副看破世界,把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的样子,且不说这和史实是否一致,就是和他们本人的成就也并不相称。

其三,一休,北条早云,斋藤道三这三个人在时间与空间上并不连续,以他们为主视角去叙述的日本战国史,一定是不全面且不连续的,作者想必也深知这一点,因而特意用许多插叙强行补充了很多事件,但这一手段并不高明,如在斋藤道三篇中,通过斋藤道三问家臣最近都发生了什么事儿,把德川家康的幼年经历复述了一遍,但其实当时的德川家康既和斋藤道三一点关系都没有,后者也不知道前者日后的成就,这一桥段就显得相当生硬。

6.那么,本书究竟适不适合日本战国史的初学者呢?我认为是不适合的。

其一是本书并非完整的日本战国史,如果拿三国做个类比的话,本书大概相当于以许劭、张焉、张绣的视角只写到了官渡之战前,异彩纷呈、将星辈出的时代只是刚刚拉开序幕。

其二是本书并非真实的日本战国史,我在看完本书后查阅了很多日本战国史的资料,发现本书仅仅是大致的事件与史实一致,如书中描述的斋藤道三实行严刑峻法,偷盗一文钱也要被施以烹煮之刑,且要由家人亲自执行一事,历史中却有其事,但具体细节、言行则与史实完全不同。

“我们佛家说得最多的三个字就是真善美,这真,乃是后两者的根基所在,可偏偏那帮脑残秃驴毛都不懂,整天念念叨叨地要积德行善要做事做得漂亮,难道他们不知道若是没了真,这善就是伪善,这美,也不过是昙花浮云么?”

最佳范例原创文章,作者:最佳范例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shou.com/post/19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