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3》读后感_3500字_读后感大全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3》读后感3500字

普京的一系列新政也由此展开——简单地概括基本就是这么几件事:削藩、整肃吏治、打击寡头、强化意识形态统一。

所谓“力自地起”,一个两脚悬空的人是无法推动任何东西的,必须要有一个立足之地才能够使得上劲。

之天性——刀切入肉则应之言,刀切入骨则应之行。

为政之道中有这样一句话,“下智谋事,上智治人,睿智立法”。从个体智力上来说,其实任何一个国家的管理层可以说是一个精英的集合体,政治领域的绝大多数问题本质上来说都并非技术问题,而是利益平衡问题。

俄罗斯的强力部门对国家所起的作用就像抗生素一样——总用的话会破坏身体的免疫机能,同时会因为抗药性的出现而使得抗生素逐步不再起作用,但是在关键时刻,它的的确确可以救命。

从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方面来讲,如果要想维持基本完整的产业体系,也就是说人类工农业生产所有的门类都要齐全的话,差不多需要1亿人口

西方国家对日本除了“放水养鱼”之外,肯定还要在需要的时候“排水捞鱼”,这就使得日本始终“混”得像一只蝙蝠——在兽眼中为禽,在禽眼中为兽。

从某种程度上说,日本的侵华战争在前期完全可以看作是美国支持下的“代理人”战争,本质上和之前的甲午战争、日俄战争是一样的。与英国人类似,美国政府对日本的支持同样不止是为了那么一点出口额,更大的意义在于打击英、法等国对远东的控制,同时对苏联在远东形成制衡。

前面提到过,西方列强对日本的支持,其实是一种先放水养鱼、再排水捞鱼的模式,这一点在美日之间体现得尤为突出:1941年美国开始在能源、橡胶等战略物资上对日本实现禁运。被釜底抽薪之后,日本顿时陷入到了一个进退维谷的窘境。前期凭借美国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政治支持,日本的侵华战争已经成了一个超级大泡沫。侵华战争全面展开以后意味着天量的资源需求,而美国此时开始禁运则使得战争的“资源链”难以为继。此时,摆在日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吐出此前吞下的利益,让美国人来低价抄底,这将意味着实际控制日本的军部势力将受到空前的冲击;要么就只能赌国运,对美发动战争,夺取东南亚地区的资源来弥补缺口。

而对美国人而言,无论日本人走哪条路最终的结果都不会坏。选第一条,美国的获利略小,但基本上没什么代价;选第二条,美国会付出代价,但两个国家的实力差距在那摆着,只要战争持续得久一点,日本战败就是必然的事情——按照山本五十六的说法,就是打六个月到一年问题不大,打两三年就没辙了。

后面的历史我们就再熟悉不过了。在笔者看来,与其说这是一场战争,不如说更像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并购案例——先诱导你大肆拓展业务,减少你的现金持有量,再断掉你的贷款,一番折腾之后,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

日本迎来了长达15年的经济零增长,史称“平成不况”。

用大白话来说一些政治名词:所谓“权利”,就是你可以去做你喜欢做的事情;所谓“权力”,就是你可以叫别人做他不喜欢做的事情。

近代日本的历史,差不多就是军部与财阀、政治家相互夺权,天皇在中间左右逢源打平衡牌的历史

其实“官”与“吏”是两个概念,理论上说“官”的作用是制定大方向或者说是政策、法案,而“吏”则是具体的执行者,负责将这一“大方向”落实到实际中。

把一堆螃蟹装在一个篓子里的时候,你根本不用担心会有螃蟹跑出来,因为任何一只蟹往上爬的时候都会被别的同类本能地给拽下来

但凡一个话题涉及“战略”这个词,那么通常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至少以“十年”为基本的时间单位来看这个问题的基本盘面。东边着火救东边,西边跑水堵西边,那顶着天也只能称之为应对措施,算不得战略。关注热点问题,去翻阅历史资料和查看地图其实远比被实时新闻报道“牵着鼻子走”要有收获。

通俗地说,一个国家的“战略”,其实首先就是这个国家“需要什么”——所谓缺什么补什么。这个搞明白了,再一层一层向外拓展——从哪里“补”、如何“补”。一层一层全搞清楚了,一套战略规划也就出来了。这个便是“纲”,而诸如与周边小国零零碎碎的主权争端等则不过是“目”,“纲举”方能“目张”。

自秦汉时代开始,国家的历次强盛无不是伴随着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对疆域内的资源统一调配,而一旦中央皇权的威信减弱,紧随其后的就是国家有合无统,举国合力随即变成相互掣肘,国家因此富而不强,最终王朝要么亡于外敌,要么亡于内乱。

得关陇者得天下

番强国弱的局面下无非两种结局,要么地方豪强坐大到一定程度反噬中央,要么举国一盘散沙为外力所灭。

从历史上看,历来都是守中土必守辽东,守辽东必保朝鲜。

「匹夫无罪 怀璧其罪」
原意:百姓本无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
引申: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释 义:百姓本没有罪,因身藏璧玉而获罪。原指草民不能私藏宝玉,一个小草民没理由有宝玉,除非盗取抢劫。后亦比喻有才能、有理想而受害。

因为它们的战略位置和石油资源都在那摆着,这就叫怀璧其罪。

公交车心理,车就这么大,没上去的时候拼命想着挤上车,可一旦挤上车就不希望后面的人也能上这辆车,

假如把一只螃蟹放在竹篓里,你必须要记得盖盖子,否则它很容易爬出来,可如果是很多只螃蟹,那你大可放心,甚至根本不用去管,因为任何一只螃蟹在它要爬出竹篓的时候,总会被其他的螃蟹拽下来,结果是一筐螃蟹谁都爬不出来。经过上千年的战乱,今日的欧洲在统一的基督教文明之下依然是邦国林立,说到底,欧洲就是这一筐“螃蟹”。

假如以中国式的眼光来观察欧洲,可能会得出一个比较“雷人”的结论——一直以来,欧洲其实一直处于一种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状态。

简单概述战国时代的中华文明,就是在一个完整独立的文化疆域之内包含了若干完全独立的诸侯国。齐、楚、燕、韩、赵、魏、秦……大伙都是各自独立的政治、经济体,国人基于利益、族群对国君、对国家都有一定的归属感,但大伙又都遵从自西周以来形成的一套相同的文化体系。

一张白纸好做文章

平缓为主的地理环境使得欧洲地区缺乏一块“形胜之地”,这使得这块土地上的各个邦国始终处在一种强而无法做大、战而难有喘息、合而不能长久的状态之下。上千年以来,欧洲邦国间有始无终的战事带来的一个结果是:从文明圈的角度来看,欧洲其实就像是一麻袋土豆,大伙不过是碰巧被装在了同一个口袋(基督教文明)里而已,彼此之间则是泾渭分明。

一直以来我们有这样一个问题:在近代,资本主义为何选择了欧洲,而并没有选择中国呢?首先需要回答一个问题,什么叫“资本主义”,从字面理解,我们可以称之为“以资为本”,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意识形态、国家权力、军事力量,以及各类资源,所有的这一切都要围绕着“资本”这一核心来进行调配,而它们运行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资本的增值,这就是“以资为本”,对比小农经济,它其实更强调资源调配的集中、统一。

货币战争,本质上打的是货币的信用,而这归根结底其实就是老百姓对于货币发行者的认同。要获得这个认同,最终靠的是立威于敌,取信于民。

治世,术为末,道为本。打仗,以奇胜,以正合。其实说来说去,打赢货币战争的终极奥妙,就是“正道”二字而已。

尾巴摇狗

暴雨梨花针遇到擂鼓瓮金锤

流血漂橹

全面战争如同角力,胜负取决于体力和意志;局部战争更像是下棋,胜负取决于智慧和耐心。

书稿、唱本里的故事总结下来无非这么几个套路:才子佳人的苦情剧,名将良相辅佐庸碌老大打天下的历史剧,侠客剑士扶保清官斗奸臣的武侠剧。

人必自爱,而后人爱诸;人必自敬,而后人敬诸”

所谓地缘优势,就是对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战略要地能施加影响乃至能控制起来,简单说这就如同一块石锁上的提手一样,即便是你力大无比,没有这个提手,你也很难搬起这块石头,而有了它,只要你力气足够大,就可以把这块石头舞得上下翻飞。

刚不可久,而柔亦不可守。

最佳范例原创文章,作者:最佳范例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shou.com/post/191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