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读后感_1100字_读后感大全

《野草》读后感1100字

想起“鲁迅”,脑子里多少是有些成见的,就像儿时被老师天天提起的好学生,同学眼里未必待见。“名族魂”,“永远的斗士”,“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放在一个小学生的课桌上,就是一份总也读不懂,却要背下来的梦魇。
一本《野草》,23篇散文,均作于1924-26年间。当时出版后,被左派视为不够革命;后来,连愈渐革命的鲁迅自己都说,《野草》对青年们的激励不够。但我觉得,太时代的东西,被时代滤去得也快,这《野草》美就美在那时的鲁迅还似“熔化的金屬尚未找到一個模子”,还有一种悲剧主义的“大悲大疑”,你还可以听到他心底的呢喃。
无疑,他有着对时局暴政的不满和鞭挞,有着唤醒麻木民众的呐喊。但这点,中国成百上千的学者似乎都看到了,也都齐刷刷地站在了这面旗帜下,一站几十年。
而我想说的,首先是文字本身的魅力。那斑红花影里织进的云锦,孩子们冻得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明眸似的向人凝视的“病叶”,无不斑驳,无不动人。那“颤抖点点如鱼鳞,每一鳞都起伏如沸水在烈火上;空中也即刻一同振颤,仿佛暴风雨中的荒海的波涛”,似将“气得发抖”描述到了登峰造极。想起备受德国人争议的海涅,他们再吵再闹海涅是否爱国,谁又能不爱那满是夜莺、紫罗兰的《歌集》呢?
当然,若只有优美的外衣,那《野草》是不足以让我青睐的。看尽所有时装,我最爱的还是希腊雕像。《野草》对生命的哲思,让我久久回味。“死”不足以惧,因为它证明了“生”的存在。世人《过客》唯一的终点,是坟,也是野百合、野蔷薇的盛开。人的血性前,“绝望”与“希望”并肩,但最怕那“无枯无血的大戮”-麻木。
鲁迅是必读过圣经和尼采的。所以才会有““钉杀了“人之子”的人们的身上,比钉杀了“神之子”的尤其血污,血腥”。也才会有《造物主》里的“超人”-“他屹立着,洞见一切已改和现有的废墟和荒坟,记得一切深广和久远的苦痛,正视一切重叠淤积的凝血,深知一切已死,方生,将生和未生”。
优美的文字,深刻的哲思固然可以跨越时空,赐之以永恒,但更让我心动的,是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是他隐藏在《野草》下那份对爱的憧憬,愧疚与挣扎。1925年二月底,许广平的一封表白信,就此改变了鲁迅的一生。《秋夜》里的两颗枣树,《复仇》里枯立狂野的那对男女,《过客》里小姑娘所施之“布”,《死火》里那宁愿燃尽而亡,不愿冰冻而灭,与他一同飞出冰谷的“死火”,似都寓意着某种心底的隐私。《幕碣文》中食心之痛的描述更是让人为之动容:他还有资格保卫他自己倡导的,所谓利己又利人的新道德吗(《我之节烈观》)?道德,这把双刃剑,早已把他挖得“无心无肝”。
少读鲁迅,一头雾水,今读《野草》,两眼潸然。

最佳范例原创文章,作者:最佳范例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shou.com/post/18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