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科学哲学(中文版)》读后感_1400字_读后感大全

《牛津通识读本:科学哲学(中文版)》读后感1400字

– 科学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去分析各门科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

– 卡尔·波普尔认为科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是它应具有可证伪性。然而这种区分是不完善的,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理论都能证伪的,这些不能证伪的理论中恰恰有可能导致有重大的科学。另外即使一个理论验证为与数据不符的,也不能断定这理论是错的,有可能存在其他原因导致某种偏差,而不能完全推翻之前的理论,正如库恩所说的范式转换问题。

– 休谟的问题怀疑归纳推理的合理性,该问题目前无解,一些填补方法是,最佳推理:对已知事实最好的解释方式,概率逻辑解释:鉴于太阳在过去的每一天都升起了,我们假设有一个关于太阳明天将会升起这一概率的客观事实。

– 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实在论者认为科学的目的就在于为世界提供一种正确描述。反实在论者认为科学的目的在于对世界的某个特定的部分——“可观察”的部分——提供一种正确描述。至于世界“不可观察”的部分,按照反实在论者的观点,科学所描述的是真是假都无关紧要,因为这只是一种预测观察数据的方便途径,因此反实在论有时被称为“工具论”——它认为科学理论是有助于我们预测观察数据的工具,而不是描述实在之潜在本质的努力。

– “无奇迹”说:如果原子和电子仅仅是“顺手虚构的”,那么为什么激光能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恰好的合理性简直是一种奇迹,而反实在论就是在相信奇迹。然而这种“奇迹”在历史中是真实存在的,比如燃素说,以太说,能完美解释当时的数据,但却是错误的。

– 可观察/不可观察的区分:如果某些东西仅仅在借助精密科学仪器的情况下才能被看到,它们应被视为可观察的还是不可观察的?在我们拥有检测的例子而不是观察的例子之前,仪器制造能达到何种精密程度呢?马克斯韦尔认为,没有一种原则性的方法来回答这些问题,所以反实在论者将实体分为可观察的和不可观察的这种尝试注定要失败。马克斯韦尔的论证是有力的,但决不是完全决定性的。当代一位重要的反实在论者范·弗拉森认为,马克斯韦尔的观点仅仅表明“可观察的”是一个模糊概念。

– 不充分论证说:反实在论者强调,科学理论所要符合的最终数据在特性上总是可观察的。正如我们所见,动力学理论暗含了如果气压保持不变,气体受热就会膨胀。通过在实验室里观察相关仪器的读数我们可以直接检验这一陈述。这一例子解释了一个普遍的事实:观察数据构成了关于不可观察实体的论断的最终证据。然而实在论者指责反实在论者选择性地运用不充分论证说。实在论者声称,如果这一说法是自始至终被运用的,它就不仅会取消不可观察世界的知识,还会取消大部分可观察世界的知识。许多可观察的事物实际上从来没被观察到过。例如,行星上绝大多数的生命体从来都不曾被人类观察到,这些生命体显然是可观察的。或者想想类似于巨大的陨星撞击地球这样的事件。没有人曾目击过这类事件,但是它们显然也是可观察的。它正好在没有人生存的那个地点和那个时间发生。在可观察的事物中,只有一小部分事实上被观察到。实在论者声称,如果一以贯之地运用不充分论证说,我们就会被迫得出如下结论:我们仅仅能获得关于实际上已经被观察到了的事物的知识。

– 科学变迁和科学革命:库恩认为科学的变迁只是由于科学家同行的压力从而导致范式的变迁。如果这一主张正确,那么问一种特定的理论是否与“本然的”事实相关,或者因此询问这种特定的理论是否是客观真理,就都没有意义。这直接催生出社会学的进入,对于库恩来说科学本质上就是社会活动。

最佳范例原创文章,作者:最佳范例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shou.com/post/16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