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山伯爵》读后感_2100字_读后感大全

《基督山伯爵》读后感2100字

再次拜读这部传世巨著,又获得了不一样的感受。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我仅仅是为精彩的剧情所吸引,以及喝了一碗结尾的强行鸡汤,除此之外再无所获。然而名著之所以为名著,就是因为它即使在“复仇”这一略显俗套的主题下也能闪耀着人文的光辉。
书中的每一位主要人物都显得有血有肉,就好像读者们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原型一样。基督山的豪情、梅尔塞苔丝的高贵、唐格拉尔的阴险、费尔南的卑劣、维尔福的势利,以及莫雷尔一家的善良,都在这一部巨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个人非常喜爱《基督山伯爵》,也相当崇拜基督山伯爵。然而谈到伯爵,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复仇,以及复仇的正当性。因为他的复仇其实是一种私刑,处心积虑地破坏他人的家庭和事业,甚至精神和生命。抛开这些人都是他的仇人不谈,他的这种复仇行为真的值得鼓励吗?如果肯定这样的复仇,那就等于承认他的仇人对他的伤害同样是合理的。而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害人之心不可有”可是最基本的警语之一。
但是,这句话还有另外一半,“防人之心不可无”。于是从逻辑上来讲,这就矛盾了:既然每个人都不应该害人,那为什么还要防人?这当然是一个很愚蠢的问题,因为在古往今来的人类社会,不可能所有人都做到不害人。动物界尚且还有弱肉强食,更何况思想更复杂的人类?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说,伯爵的复仇,是三大恶人的罪恶引发的另一项罪恶?有朋友说,伯爵只是将这些人的丑恶人性暴露出来,才让他们莽身于自己的罪恶。确实,伯爵在复仇过程中,没有亲手杀死一个人,准确地说是借刀杀人。其实,“借刀”是手段,“杀人”才是目的。更何况,“借刀”本身也脱不了干系。以维尔福夫人为例,伯爵在她面前大谈毒药,明显是教唆杀人。伯爵当然不可能直接劝说维尔福夫人可以用毒药去害人,但是这恰恰是他的目的。如此看来,伯爵在做的事和唐格拉尔当初陷害他性质相同,只是伯爵更高明而已。
所以伯爵的复仇,其实就是在做着他的三个仇人对他做的事,简而言之,就是“以怨报怨”。在“何以报怨”这个问题上,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已经作出了极富智慧的回答,即“以直报怨”。用自己的正直坦然面对仇怨,让对方感受到的是你的人格力量,人格力量是最容易相互影响的,尤其是无懈可击的正直。其实伯爵在对唐格拉尔的最终审判,已经多少有些“以直报怨”的意思。他让唐格拉尔感受饥饿的痛苦,忏悔过去的罪恶,然后以受他所害的唐泰斯的身份,宽恕了他,让他得以仍在世间存活。当然,伯爵也是老谋深算,知道此时的唐格拉尔已经对他构不成任何威胁,才有这个魄力放他一条命。而且,最重要的原因是,伯爵在对维尔福的复仇结束后,一度怀疑自己复仇的正当性。再游伊夫堡,他明白了:报仇是对的,失当的只是方法。他的报仇,与唐格拉尔三人的恶行有过之而无不及。“报仇”并不能让这种恶行合理化。伯爵显然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才最终宽恕了唐格拉尔,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同样需要被宽恕。这种宽恕来源于哪里?来源于伯爵日渐唤醒的良知。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书友对于伯爵的复仇极其支持,甚至有对伯爵最终宽恕了唐格拉尔抱憾的,理由无非就是,他们害唐泰斯失去了幸福,所以他的复仇是合理的。中国人,甚至世界人,似乎都有这种思想:别人能做的,哪怕是坏事,我为什么不能做?犹记得法国巴黎遭遇恐袭,上海东方明珠亮红蓝白三色灯以示哀悼,此举竟有网友评论说:巴黎都没为我国遭遇亮灯,我们为什么要为他们亮灯?这一思想就是典型的“以怨报怨”。孔子并没有直接反对“以怨报怨”,但是从他下的“以直报怨”的结论来看,他是反对这一点的。孔子的思想,强调的是人的修养德行,即重要的是你是什么样的人,而不在于你做了什么;另一方面,你做了什么,又能反过来体现你是什么样的人。巴黎为什么不亮灯,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的亮灯,表明我们的态度,我们不计前嫌,或者说这恰恰就是“以直报怨”的典型,无关政治,我们哀悼的是受难群众,人道在我们这边。
基督山伯爵的复仇,典型的细思极恐。在他原本的计划中,被他的复仇牵涉的无辜者生死由命,冷血的他曾对维尔福夫人暗示毒杀维尔福的家人,曾对于杀死阿尔贝毫无犹豫,曾劝莫雷尔不要理会维尔福一家的变故,包括按照原计划,唐格拉尔应该是在绝望中活活饿死的。若非梅尔塞苔丝的及时相认并力劝阿尔贝放弃复仇,这次复仇中死去的也岂止那些人?复仇中的伯爵几乎与魔鬼无异,想想看,这样的人,你会希望出现在你的人际关系中吗?
我们之所以喜欢伯爵,更多的是因为他整本书中展现出来的个人魅力和回归人性的真实。他不是神,他的所爱所恨,所思所想,所做所为,与普通人无异。即使是他也并非完美,但正是这种不完美让他展现出来的文学形象显得如此具有亲和力,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我们婉惜伯爵的牢狱之灾,和他一样痛恨他的仇人;为他的重获自由激动不已,感动于他的知恩图报;但对于他魔鬼般的复仇深感不安,又为他重拾良知并完成救赎而欣慰。
《基督山伯爵》的精彩远远不止这些就能讲完,书中重要人物个个鲜活,都值得一提。抛砖引玉,只为看到更多妙语连珠。

最佳范例原创文章,作者:最佳范例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shou.com/post/16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