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读后感_1200字_读后感大全

《中国大历史》读后感1200字

粗读吕思勉先生《中国大历史》,用时37时53分钟。
个人认为读史分一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认识历史。这一阶段只需要知道大概每个时期发生了哪些大事,社会体制大致发生了什么变化。具体可以参照简版的中国通史或历史教科书。
第二阶段,理清脉络。这一阶段需要详细知道每个时期的发展过程,记载的地理方位,体制变化的不同,以及变化原因,可以根据历史记载找到完整的变化路径。这一过程需要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给出分析。吕先生的这本书中对这部分内容给出了很详尽的考证以及分析。
第三阶段,怀疑历史。文献记载在不同时期是有误差的,即使是在同一时期,也会受到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甚至,本身的记载也具有迷惑或不真实性。这时候就要对历史进行怀疑,从资料的比对考察去试图还原历史真相。
第四阶段,以史为鉴。根据史实合理的总结经验教训,指导现实的生活轨迹。
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过程中,每个人不可避免的以己度人,用现实去参考古人去评价古人,但古人的环境以及经历积累与现代人不同,这样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或者说这是不合适的。
重新回到对吕先生这部书的思考上,诚如所言,这本书之所以不能被广泛阅读,原因主要是读者和吕先生之间的时代差距,第一,对枯燥晦涩典籍的缺乏兴趣,大多数人根本看不懂;第二,对半白话文阅读艰辛,吕先生是明白看得懂古籍,有些话他觉得不需要费笔墨解释,我们则不同,而且吕先生的用词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仍是古语范畴,这也是比较难懂的,这也是任何一个时代不可逾越的;第三,大家读书都是从头开始,那么问题来了,对上古时期的不了解,上古离我们太远,平时的史料所能看到的是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大乱斗,哪能想着这个时期的农业怎么发展,法律怎么规划的,再加上半白话阅读,难免会越看越难看。基于这些原因,自然就放弃阅读。
这本书越往后越易懂的。
吕先生这本书从内容和论证上是奇好的,将历史做了一个大体时间段的区分,然后将每个时期的疑点从更替、兵、法、农多个角度进行介绍,这是其他书所没有的全面,而且引经据典,对典籍也颇多怀疑,找到大概的可能性,提出自己观点,节省了我们翻典籍的时间,更让我们从浩瀚的典籍中得以获得直接的归类和关键内容提取。这已经远超读史的范畴,颇有考史的意味。
但这本书并不是完美无缺,本书的局限在于作者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局限,作者著书的时代是北洋军阀和国民革命时期,这时期的特点是军阀割据乱政,党同伐异,国家没有一个权威的统治者,没有可执行的法律规程,人民深受其害。作者自然对军阀非常痛恨,在著书时,自然对历代武将的评价很低,例如:对郭李和中兴四将的评价。但是个人理解,作者如此的歪曲是婉转为了表达对武人制约的政治观点,影射当时军阀的害人不浅。其心底对历代武将的评价怎样,难下定论。这也正是本书的局限性。
总之,这部书是很不错的。通读之后,会找时间查证精度一次,希望下一次可以收获更多。
点个赞!
大家不要被前面的晦涩吓倒,努力看完。

最佳范例原创文章,作者:最佳范例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shou.com/post/16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