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幻沙录》读后感_1300字_读后感大全

《西域幻沙录》读后感1300字

是一部超有意思的武侠or玄幻小说,文章被各种光怪陆离的佛法道行加持倒是其次了,关键小说背景不是架空的。哇,读来完全是一小段唐末五代时期的于阗(今新疆和田)国史。刚好这两天看了纪录片《敦煌》,文中的历史背景和纪录片所载并无二致,感慨燕垒生的作品与我在初高中读过的《斗破》《斗罗》之流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提到西域佛国,丝绸南路自然是避不开的,大到敦煌,小到于阗、疏勒(今喀什),这条丝路商旅上耸立数十个陬而小国,盘踞吐谷(yu)浑、吐蕃、回鹘数个民族。倘使把这些国中之国和异族异宗的战乱攻伐记录在案,估计是一部能与《希腊波斯战争史》媲美的历史巨作。但想想自己当时写论文时五代文献散佚不全的窘境,大抵这段历史只能做小说家言,其中虚虚实实,惹人遐想。如此,只能枚举敦煌、于阗两佛国,卖弄一下我这一周以来对西域文明的了解[耶]

敦煌坐落在河西走廊的最西端,被称为通往西域的“东大门”,沿此向西经且末、于阗再到撒马尔罕城是丝绸之路的南路。安史之乱以前的敦煌,其作为安西四都之一由中原王朝派兵戍守,但安史之乱迫使唐王朝将戍兵撤回,以致敦煌被吐蕃围攻十一年之久。破城之后的敦煌人民为吐蕃人奴役,直到张议潮以归义军驱吐蕃出敦煌,被封为“归义军节度使”,敦煌始受归义军管辖。这一时期的敦煌在归义军治下战事偃息,人们敬事礼佛,捐缮佛窟,使敦煌文献免遭了战火侵袭。据考证,当时的敦煌有女人结成的宗教性社团,有“寡妇阿龙诉索进君侵占田产”的民事诉讼,有被大量外域奢侈品充斥的市场贸易……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富足为现代人所不能相象。当然,此时的敦煌文化在经历过隋唐的鼎盛发展之后日渐式微,佛教经义和地方政权之间的张力尽显,佛国自此开始世俗化,慢慢走向寂灭。

至于于阗,作为以出口大宗玉石为主的小国,自尉迟氏建国以来,举国信仰佛教。到了尉迟娑缚婆登基以来,其与中原王朝交好日甚,甚至改名“李圣天”,宫廷建筑一律朝东建造,以视中原王朝为正朔。据史书记载,当时的于阗虽有自波斯传入的袄(xian)教传播,但佛教一直是于阗国国教,李圣天座下就常伴五十紫衣僧侣。虽然此时的中原已经“爱僧不爱紫衣僧”,但佛国文化之传承,中西文化之交融于此可见一斑。

至于文中提到的“密显之别”,我也是刚刚了解到一点点。佛教传到中国虽然发展出十宗来,但最主要的分流还是“显宗”和“密宗”。“显宗”者,显了之宗;“密宗”者,秘密之宗。密宗修行谓之“三密”,即手结印契,口诵真言,心作观想,三密相应,即身是佛。显宗修行则只重参透佛教经义。因此,有人说二者区别在于“密宗”奥义之参透需要得道高僧的宣扬,“显宗”则不需要高僧点化,自己按照佛教经义参悟即可。我自己听着,怎么感觉像路德的宗教改革。。。当然也有人说二者区别在于,密宗强调用神通降妖伏魔,但显宗中没有修习神通之说。。。具体怎么样我就不晓得了。。。

最后是感慨迦陵迦与幻真和尚的凄婉恋情吧,不知道等到迦陵迦为人妻为人母的时候,她会不会后悔当初为什么不学女儿国国王,问幻真一句:和尚哥哥,你说你四大皆空,却又紧闭双眼。你不如睁开眼瞧瞧我,我就不信你两眼空空。那个人或许再也不会回来了,也或许他明天就会回来。

最佳范例原创文章,作者:最佳范例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shou.com/post/16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