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读后感_2700字_读后感大全

《曾国藩:唐浩明修订版(全集)》读后感2700字

一部将近5000字的大部头,看似很长,可如果说这就是一个人的一生,也许太短。就算一名普罗大众的一生尚难以尽述,更别说把一位集中华传统文化于一身,有着波澜壮阔一生的曾国藩说尽。
读这本书,在不知不觉间来到了最后一个章。在读最后这些个文字的时候,字字品读,不自觉的也就慢了下来。就好比吃一盘美味的大餐,最后的那一口,不忍吞下,总要细细咀嚼。就算万分不舍,可这名叱咤风云的曾中堂终将谢幕。
在将日暮西山之际,左宗棠送来了一封信,这封相隔数年以朋友之义的来信,解开了两人的郁结。在这封信里左宗棠送给了曾国藩一份对联,在这份对联里有这么两句话 “识人之明 精忠体国”。 个人觉得最能评价曾国藩的一生。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条向上的抛物线。从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赤条条来到这个世界,无时无刻不需要父母的照顾。到慢慢的长大成人,生儿育女,达到生命的巅峰。再到垂垂老矣,耳聋眼花,白花苍苍,不久人世。从少不经事,初入职场,步步小心,处处留意。到日渐成熟,羽翼丰满,飞黄腾达,点将封侯。再到精力不济,告别自己一生打拼的事业。
“世间事有一半是有所激有所逼成之”,曾国藩说了很多次。他也一直认为人的一生,一半靠人力,一半靠天数,要分一半功劳给天。一生的戎马生涯,靖港大败跳湖自杀被救,潘阳湖被石达开大败再次跳湖自戕,李秀成围祁门市枕剑欲自刎,等等这一次次的化险为夷,这期间但凡有一次挺不过去,就没有后来的一等侯曾国藩了,也许这一切真的是天数。虽然天数很重要,但还有一半人力。为什么是曾国藩,而不是李国藩呢?曾国藩不止一次的说他不会打仗,屡战屡败,甚至觉得,只要自己参与的战斗,必定失败。为此,在九弟围困金陵的时候,他只是在安庆作壁上观,不敢上前,他怕万一自己到场,也许又是一场大败。可最后还是他带领的湘军,平定了长毛之乱,这是为什么呢?
这就不得不说到曾国藩的识人之明。他虽然不会打仗,但是他手下有却有一群能征善战的大将。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荃、胡林翼、彭玉麟等等,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个顶个的名将。这与他善于发掘启用人才有很大的关系,日常中只要是读书人求见,他都会客客气气的会见,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求贤若渴吧。会见中无论长相、谈吐、心胸、文采等等一切无一不是他考察的重点,然后再因材施教,因材施用,这才有了湘军的人才辈出。还有他的同僚,哪些人可交,那些人可用,那些人得防,那些人可傍,等等这些都离不开的他识人断人之能。不过识人断人从何人来呢?一半靠天分,我想更重要的是他饱读诗书,通学古今的缘故,历史才是最好的老师
曾国藩一生最大的贡献,无疑是创办湘军,平定长毛之乱。客观的说,这旷世奇功,真可以说是一半天数,一半人力。如果没有长毛的内乱,如果洪秀全真的有点理想,结果真不好说了。大胜之后,好友部下,有识之士,都劝他借平长毛之威,驱除满虏,中兴华夏,可是他拒绝了。他一来担心中华大地,再次进入刀兵相向,兵荒马乱,受苦受难的还是亿万黎民。二来担心万一失败,就会挫骨扬灰,背得背叛君父的千古骂名。三来怕,九弟的桀骜不驯,就算功成,难保不会有刀光斧影的再现。林林总总的理由,最终让他决定自剪羽翼,裁撤湘军。
当他将不久于人世的时候,陈广傅的一番“大义”“小节”肺腑评价,又不得不让他重新思考自己的那个决定是否正确,是否太过自私,心胸气量是否过于狭隘,他所做的一切真的能够让他千古留名吗?真的值得千古留名吗?对于他来说灭长毛,镇捻寇,这些都不是目的,这些只是要实现最终目标必须要迈过去的坎。他想要做像夔皋一样的人,教化世人,中兴华夏,名流千古。而不仅仅是一个像郭子仪 李泌那样“手提两京还天子”,做一名戡乱的大臣。然而事实上呢?他不过是清廷的一枚棋子,一枚可以供主子胡来喊去,随意腾挪借用的棋子,灭了长毛,去灭捻乱,灭了捻乱,去天津处理教案,到处去当消防员,华夏大地,熊熊大火处处燃烧,他灭的过来吗?他还有精力,去中兴华夏吗?他应该明白,腐败透顶的清廷并没有像他一样有着远大理想报复,以天下为己任,拯黎民于水火,他们只关心的是自己的帝位。昔者,如果他依靠强大的湘军,剪灭长毛,推翻满虏,像刘邦斩蛇起义,李渊起兵反隋,朱元璋驱除鞑虏,顺天倡义,建立尧舜之邦。而不是拘泥于忠君敬上的“小节”,历史又将如何书写?然而国家兆民终不敌一家一户,小节战胜了大义。
战火平息侯,曾国藩拖着自己疲惫的身躯,尽自己力所能及的一切,减民赋,革弊政,倡洋务,师夷长技以制夷,以期中兴华夏。可现实的中国,没有给他更大的精力和条件去实现他的报复,各方掣肘,朝廷的不信任,各种非议让他筋疲力尽。
其中天津教案这件事对他的打击最大,他觉得自己的一世清名,毁于一旦,他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外惭清议 内疚神明”。当进入曾国藩的内心世界,也让我对清末的那段黑暗岁月有了更深刻的体会,深深的觉得历史对待曾国藩,李鸿章等的不公。当时国力衰败,烽烟四起,民不聊生,民智不开,技术落后。这样一个中国如何去与洋人的坚船利炮去斗?冲突换来的也许只能是亡国灭种。坏人总是要有人去做的,只有大心胸,大气概的人才会站出来,充当那个历史的“罪人”。只有他们才懂得,什么叫忍辱负重前行,一边签订所谓的丧权辱国条约,而另一边却在努力的开展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以期有朝一日,可以把腰杆挺直。
这与现代的中国又何其的相似。美国轰炸中国的大使馆,中国没有意气用事,去开战端。日本一次次的钓鱼岛挑衅,中国没有去枪炮相向。这也许就是中国领导阶层的智慧吧,虽然这样会受亿万国人唾骂,软骨头、卖国贼、“缺钙”等等,包括自己以前也这么觉得。可是他们却为中国赢得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中国与世界的差距在一步步缩小,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人会勇敢的站出来说不。
曾国藩在诗文写作,教育子女,修身齐家方面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一直认为,自己不善于带兵打仗,更应该行于诗文之间。可国事占据他太多的时间,作为一个翰林,自认失于文字,所以不让后代为他著书立传。但从这本书里,可以感受到,他对明教礼仪,作诗写文上的造诣之深也绝非一般。特别是他“看读写作”的解意,又是那么的深刻独到:看者求多,读者求久,读即诵读,大声朗诵,才能体会文章的气势;写者多模仿多誊抄,作者即创作。用“八本三致祥”治家,并指出“凡家道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曾国藩对子女对兄弟,大到经济文章、带兵打仗、治学修身,小到日常居家、邻里相处,无微不至、事无巨细。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古来也许只有曾公做到了吧!

最佳范例原创文章,作者:最佳范例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shou.com/post/15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