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读后感_2800字_读后感大全

《马伯庸笑翻中国简史》读后感2800字

读后感——即扯淡,也精彩。即唯物,也唯心。
《周易》最早出现太极的概念。《易传》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郭嘉……好吧先放开三国杀)”。周伯庸认为,《周易》即是数学游戏,所谓两仪就是0和1。后来1687年,耶稣会士撰写了《中国哲学家孔子》,其中对伏羲八卦图做了详细介绍,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买来一看,大受启发,遂研发了二进制……后来,《周易》演变成儒家经典《易经》,作者推测其本体,应出现在西周至春秋时代。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有一家“阴阳家”,就是基于《周易》对阴阳两仪理论的研究,提出了五行学说。所以,五行学说要比《周易》略晚几十到几百年。
得到官方许可、支持,一位承先启后的大阴阳家应运而生——邹衍(约公元前250年)。齐国人,当然当时大多学者聚集齐国,因为它地理位置好——离秦好远。秦一向奉行“远交近攻”政策,齐国是最后一个被灭掉的。齐君无心战事,热衷于赞助学术研究。
邹衍的阴阳五行理论,综合了前辈的研究成果,提出两种新说法,“大九州学说”及“五德终始说”。
“五德始终说”即是靠祥瑞、祥物和谶(趁同音)判定王朝的德性,邹衍定出前朝德性为:皇帝土德,虞舜土德,夏木德,商金德,周火德。(后者皆克前者)
五行生克的规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套五方五色:金为西方,白色;木为东方,青色;水为北方,黑色;火为南方,红色;土为中央,黄色。(想到了相对应的,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上古四大神兽的“中”是?)
五行套人体:金为皮肤、鼻、肺脏、大肠;木为筋、眼睛、肝脏、苦胆;水为骨、耳、肾、膀胱;火为脉、舌、心脏、小肠;土为肉,嘴、脾脏和胃。
后,吕不韦将“五德终始说”写入《吕氏春秋》,周朝为火,取代周朝的自然是水德,于是秦……尚黑。(摔~)
公元前207年,赵高谋杀了秦二世胡亥,嬴政的侄子子婴杀了赵高,不敢自称秦三世,而称秦王。没几天,刘邦杀进咸阳,灭了秦,后进入“楚汉争霸”时期。
前202年,刘邦统一天下后,自称汗为“水德”——与秦一样……此时张苍辩驳,暴秦是闰统,汉朝直接继承周的正朔,周为火,汉为水。
前104年,汉武帝元封七年,司马迁、公孙卿、壶遂编定新历法,恢复夏朝正朔,定为《太初历》。后董仲舒集儒学之大成,成为汉儒的祖师爷,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并提出不同于五行之说的“儒家三统”,于是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后世,西汉皇族刘向、刘歆父子俩再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继承董仲舒衣钵,改进汉儒,踩死阴阳家。刘歆和王莽是同僚兼老友,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推崇刘歆上乘董仲舒的“五德相生”理论。东汉刘秀起,五德学说演变为两套算法——邹衍从皇帝算起的“五行相胜法”和董仲舒、刘向刘歆一脉相承的从伏羲算起的“五行相生法”。
东汉末年,张角黄巾军起义,理论基础是道士于吉的《太平清领书》,又称《太平经》,经力称汉为火德,黄巾军即自称土德,打的旗号为“黄天当立”。华丽丽的汉末三国时代,袁绍袁术兄弟、曹刘孙三家先后应用五德学说,曹魏定为土德,蜀汉因自称继承汉之正统,仍然是火德,东吴自称发现黄龙,定为土德。
直到曹丕篡了汉。
司马家经过群臣一大番争论,将晋定为金德。
西晋灭亡,五胡乱华,天下大乱,几百个皇帝你方唱罢我登场。南北朝各国五德学说形成一南一北两条分支,极乱。
主要说北边这条线,北魏是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王朝,自称皇帝后裔,享土德,北魏孝文帝时期,群臣众议五个月,改为水德,以继承晋朝的金德,后拓跋宏迁都洛阳。
后北魏大乱,分裂成高欢执政的东魏和宇文泰把持的西魏,再分别篡位,自立为北周和北齐,均自称木德,后隋文帝杨坚以外戚篡了北周宇文氏,公元581年,隋朝建立,再次完成大统一。
隋文帝很暴力,跟秦始皇差不离,所以接下来隋炀帝就完结了。书中马亲王评价隋炀帝,”自从五胡乱华以来,几百个皇帝在中国大地上肆虐,这里面有千古罕见的暴君,有千古罕见的昏君,偶尔也有几个好一点儿的君主以及几个奇葩。可这些家伙全摞起来,智商恐怕都比不上杨广,暴、昏和奇葩几方面也同样比不上杨广。“
后,杨广的表哥李渊摘取了胜利的果实,建立唐朝。
李唐本应土德,唐玄宗时,杨国忠身为隋朝后裔,瞧见五行学说里把隋朝给扔了,心里不爽,于是提出,咱们从北魏开始起算,把北周和隋朝都放回五德循环里去。
755年-762年,安史之乱足足持续八年,唐朝由盛变衰,中唐开始藩镇割据,晚唐,干脆各自称霸一方,形成了五代十国乱世。
所谓五代,指梁、唐、晋、汉、周这五个基本控制中原腹地,并且相互延续的王朝。所谓十国,就是十个割据小国,有一个北汉是后汉皇族在契丹人的支援下建立在北边,其他都在南边。
公元960年,后周显德七年,赵匡胤陈桥兵变,推翻后周,建立宋朝,虽一直有争论,但官方始终定为火德。这个时候,也开始出现反对五德学说的声音,“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文豪、大史学家,六一居士欧阳修在修过《新唐书》,编了《新五代史》后,又写了一篇《正统论》,提出全新的概念“绝统”,踢出了东晋南北朝和三国五代——基本宣布了两套五德学说(邹衍、刘歆版本)的破产。
在这里特地提一下朱熹,文中写到,南宋理学大师朱熹对于正统的观念和欧阳修很相似,只不过他不说“绝统”而说“无统”,刷新三观的是,作为理学家,朱熹本人居然是很唯心的,“某看天上”,这种虚无缥缈的风格让我打了一个激灵,立马想到了王阳明。自从看过《明朝那些事儿》,大为崇拜,特地找了些传记、注释来了解心学……某不才,生在唯物主义时代,“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这套理论,怎么看怎么觉得飘忽……怪不得,我一直想不通王阳明“格物”格大半辈子,究竟怎么格出个心学?却原来,并不是王阳明生生把朱熹的唯物格成了唯心,而是他俩这思维根本就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啊!!!
1274年,年仅6岁的宋恭帝眼看着元军杀到了临安城下,开门投降,13年后,忽必烈发现宋恭帝对佛教很感兴趣,于是把他送去西藏萨迦寺,剃度为僧,法号和尊。后来,据说,这和尚与回回郡主私通,后郡主又嫁给元朝皇子,生了个儿子后继位,即元朝末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尓。兜兜转转,皇位又回到了赵家子孙手上。
元为金德,后我大明官方直至崇祯,也没回应过这套理论,据说,明朝属火德,三重火。
也是据说,努尔哈赤将部族由女真改为满洲,国家由金改为清,就都是沾了个水字边儿,用来浇灭明朝的三重火。但清朝也是,官方没有承认过属什么德。
后来,袁世凯奉了火德,民国奉了木德。
总之,无论邹衍还是刘歆的理论,反正就是时间越久,朝代更替越多,越是无法自圆其说,马亲王表示,这些都是“糟粕”,还是早点扔了吧。
不过,私以为,存在即合理,五行学说终有其益处,我们坚持唯物,却也偶尔唯心,就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设,所以我们大多时候以物质为第一追求,却也偶尔……更重感情。

最佳范例原创文章,作者:最佳范例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shou.com/post/14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