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一个真诚的美国之声》读后感_3500字_读后感大全

《鲍勃·迪伦,一个真诚的美国之声》读后感3500字

烟火绚烂,风水流转——看电影《工厂女孩》追忆六十年代Icon伊迪•塞奇威克

仪敬/文

这是一部关于六十年代的时尚女王、纽约地下电影界的超级明星伊迪(Edie Sedgwick)的自传体电影,引用网上评论:《工厂女孩》是一部有关“一代前卫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名噪一时的电影明星伊迪•塞奇威克以及民谣大师鲍勃•迪伦之间的三角恋情”。虽然不尽如此,但这种评述高度概括了电影的精华。

如果以安迪沃霍的“工厂“(工作室)进行的艺术创作为线索,通过电影,可以看到安迪•沃霍从艺术起步,到因由伊迪参与其艺术创作而走向成功的初期阶段。

先乘坐铺满干稻草的电梯上楼,遂进入了一个工厂样的空间——里面充斥着奇形怪状的布置、用于电影制作的道具背景、错错落落的架上绘画……安迪常年豢养的一批能给他以灵感的艺术家们或坐或聊,他们吸着大麻,搞着奇形怪状的艺术实践。

伊迪•塞奇威克,这个在剑桥艺术学院毕业、刚刚回到纽约、满怀艺术梦想的富家女一下子就被这场景给打动了。

而谁又会不被此打动呢?!奇幻有趣、充满新的想法、新的实验和颠覆性的审美表达……这个“工厂”在今后的几十年间成为制造当代艺术的印钞机。正如伊迪反驳鲍勃•迪伦时所说的那样:“这作品(安迪沃霍的)不是垃圾,在这画面平静的背后,难道你不觉得创作它的人的有趣之处吗?”伊迪,以一个艺术学院学生的敏感和消费主义女孩的触觉,无疑一下子就感知到了安迪艺术的气场、艺术魅力和“无用”、“平凡”中的反讽。

于是,伊迪成为了安迪的灵感缪斯,成为安迪地下电影当之无愧的女主角。影片中,伊迪总在抽烟,大眼睛黑圆圈、浓厚的唇妆俏皮的黑痣、若即若离、脆弱感性的神态,有着和安迪的气质一致的纤弱、无望、孤独、无所谓、以及自暴自弃的美。

后来,随着工厂的成名,安迪带着伊迪出入发布现场、各种典礼派对,伊迪成了super star,时尚的风向标。

而当“伊迪”的风格不再被继续看好,安迪即和她分手,又有了自己新模和新的灵感团队。伊迪被时尚、被安迪无情地给抛弃了。

这个圈子还继续上演着或荼蘼绚烂、或尖锐先锋、或复古或消费的时尚,时尚、当代艺术以及摇滚混杂一起的烟雾弹让世人疯狂,让潮流运转……尽管,伊迪已遁去,已香消……

如果电影以一个叫做伊迪的美丽女人的生命往事为线索,那么,在影片的开场,妆容憔悴的女主角在熙攘的街头逆行奔跑。旁白响起:“有一次我去参加一个聚会,那儿有个看手相的,当她看着我的手的时候,她只是……呆住了。然后我跟她说,我知道,我的生命线是破碎的。我活不过三十岁。”

伊迪来自美国传统的富裕家庭,家里拥有自己的农场和油田。然而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她并没有享受到一个富家女应有的快乐,与之相反,她的家族有精神病史,两个哥哥的意外死亡(自杀和车祸)以及父亲的性骚扰都令她一心只想脱离开这个家庭。她说:“我真的很怕看那些全家福,因为照片上的每个人都那么幸福,有谁知道他们的笑容背后隐藏着什么?”

在一个小型艺术沙龙上,安迪见到了初到纽约的伊迪。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那天她穿着长款的白色镂花针织衫,扎一条墨绿色发带,在人群中如此显眼,仿佛堕入凡间的精灵。安迪就这样立在不远处目不转睛地看着她,忍不住对身边人轻声赞叹:“真美,噢,她真美,我要让她拍电影。”

只用了极短的时间,伊迪迅速成为工厂熠熠生辉的明星,她跟随安迪出席各式各样的宴会沙龙,接受媒体们的追捧和赞美。此时此刻,聚光灯下的伊迪已经与那个在剑桥画室里安静作画的乖顺女孩截然不同,她穿着风格夸张的皮草,裸露出修长小腿,剪短了头发,描黑眼线,配戴繁复厚重的首饰,一切如同窜入夜空的烟花般璀璨,这光太耀眼,以至于掩盖了令人不安的真相,其中包括安迪的同性恋倾向、伊迪逐渐透支的银行帐户以及那些挥之不去的童年疮疤……歌舞升平的生活结束在鲍勃•迪伦出现的刹那,他盯住伊迪的眼睛说,“你快乐吗?这骗不了人”。

鲍勃•迪伦和伊迪分手了,而安迪也抛弃了伊迪,“工厂”很快找到的新的super star。无所依傍的伊迪错愕地望着眼前的一切,只能转身离开。而此时,她已经染上毒瘾。

戒毒之后,伊迪在西部的家乡嫁给了同样进行诊疗医治的病友,同年,死于毒品过量,时年28岁。

也许是生活的现实,让这个被称为“她是我见过的集所有悲剧于一生的女人”的女孩,在身后还是被时尚的复古风反复地给挖掘出来,赋予了新含义的美和荣耀。

她就好像梵高、卡米尔这类人,在艺术之途上付出那么多,却还没有来得及得到回报,就已经消耗掉了自己的全部。

一、谁是谁的灵感?

从某种角度来看,伊迪就是艺术家安迪沃霍自我表达的理想外化,她是一撮灵感大麻,是催爆安迪的创作井喷之源。

设身处地为伊迪着想,她最初想画画、作艺术家的梦想是和作ICON有着天壤之别的,一如鲍勃•迪伦所说:“你就是安迪的一个道具。”

二、童年是否要缠绕一辈子?

富家出身、被骚扰的童年经历、兄弟的自杀与自欺、被父权涂凌掌控的生活……让伊迪产生了阿修罗般的青春反叛,也同时激发出混杂、无常、颓唐的性别蛊惑力,她越美的不可阻挡,也越美的近于随时消亡。

一个有才华的女性,是否该被童年,抑或被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给笼罩住、以致中途退场呢?让外来的过错成为长大后吸食大麻、狂欢作乐、自我放弃的理由呢?

奥普拉就是一个很好的正面例子,凤凰涅磐,打倒了那个自毁的自我。

三、被风水流转的时尚所役使,还是高挑出岫?

一个不心存势利、会轻易相信、出手阔绰的女孩,一个在被时尚抛弃后,又一次次被时尚的复古风推崇为时代表征的女孩,她在时尚的反复厌弃和追捧中,忽上忽下,没能走完一个周期,没有看到人们最终对她的认定,就香消玉损了。

对于这样严酷的时代、这样无可奈何的轮盘杀伐,如何出离这个怪圈,健康地保护好自己,是一个新的话题。

四、挥霍才华和挥霍生命一起,她的名字就叫伊迪。

伊迪爱上了每一个为她的美丽倾倒的天才们: Andy Warhol , Bob Dylan , Mick Jagger , Jim Morrison…… 尽管他们当时都还只是默默无闻的青年,尽管他们后来都成了呼风唤雨的人物。伊迪没有看到他们的那一刻。

安迪聊天时开玩笑,为她想出的讣告是这样写的:“伊迪·明特恩·塞奇威克,美丽的艺术家及演员,无所不能的疯子,因纵火烧毁世界及逃离家人魔掌而名垂青史,朋友遍天下,所到之处无不鸡飞狗跳。离婚和结婚的次数一样多,她死后只留下无数美好的心愿。”看来从一开始,彼此的知遇就大体知道了各自的命运。

英国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雷也同样,电影《她比烟花寂寞》就为我们展现了这位大提琴天才如烟花一样无比绚灿而又无比短暂的一生,讲述了杰奎琳·杜普蕾与她姐姐之间恩恩怨怨、爱恨交织、既割裂又互相依赖的生活。

杰奎琳·杜普蕾虽然在艺术上比伊迪有所建树,但是同样的,无论是在盛名之时,还是病魔袭来时,她都表现出一种自私的放任、与周遭的纠葛不清,以及对爱的渴求与剥夺。

这寂寞是什么,它可以是一把尖利的刀,又或者是谋害生命的一听毒药,吞噬人类脆弱的生命。然而,如烟花一样稍纵即逝的寂寞,却只能带给人们无限的叹息。

五、艺术主张孰是孰非?

鲍勃迪伦看不上安迪,认为在这个硝烟四起、世界和平无期的时代却在反复描绘消费主义是一种垃圾行为。

他,有他的道理。

鲍勃作为伊迪的男朋友来安迪的“工厂”拍摄时,表现得倨傲无礼,这导致了伊迪和安迪的根本决裂。但这冲突,更多的是由于鲍勃迪伦和安迪两个人不同的价值观的正面冲撞。

安迪以表现消费主义的方式来反诘和对抗社会的丑陋和平庸,他在另一个体系里达到他的艺术表述。这,是鲍勃所不能理解和认同的。

六、女人被不断符号化吗?

“一个人的精神气场它不等同于潮流,后者只与服饰有关,而风格却是以个人魅力为中心的综合体。若不是伊迪殷实的家境,童年的遭遇,剑桥的学习,时刻濒临崩溃的精神状态……她怎么穿衣还只是模特,她的“符号化”是有理由和时代背景的,甚至需要某些“毒害”来促成颓唐。”

千年历史中,女性被符号化的还少吗?!人是很怪的生物,当活不出自己灵魂的真相时,就无法最终在历史浪淘尽中得以幸存和被铭记;但同时,如果一个人太活出自我,活出灵魂,那么,她有可能偏失,有可能极端,有可能消耗到不能存活,无法坚韧地抵御外来的侵扰。

七、什么该安迪对待自己灵感缪斯的态度?

安迪视伊迪为灵感缪斯,可在伊迪不断吸毒自弃、结交让安迪嫉妒的鲍勃迪伦、时尚风转变伊迪不再被追捧的情况下,安迪从破格请她家宴的关怀、留驻、警示、支援,到最终对伊迪的绝情放弃……这符合人世间人与人交往的一些现象,毕竟,最终救助自己的人,只能是自己。

如果说安迪没有能力盛放伊迪对于快乐、轻松、美的期盼,而将自己的艺术落地于苦干和不断追求变化中,那么,安迪和伊迪的友情也就在不同的人生态度面前,到了终结的时刻。这是常理。

绚烂,又瞬间陨落的才女,被世人记得,人们还通过电影重新诠释了她——伊迪,这烟火般的姑娘。

(完)

最佳范例原创文章,作者:最佳范例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shou.com/post/14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