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逝去的时光:去斯万家那边(第1卷)》读后感_1100字_读后感大全

《追寻逝去的时光:去斯万家那边(第1卷)》读后感1100字

只读完最著名的第一部《贡布雷》。以今人的角度看,很容易低估这本书的价值,因为它所建立的写作范式已经为人们所熟悉,而在当时却是离经叛道的。
总体说来,《追寻逝去的时光》可以看成是一项文学实验,即考察对往事的回忆可以精细到怎样的程度。细腻如普鲁斯特,实验的结果不同凡响。
本来,特定的记忆内容只有在特定情境的激发下才能重现;然而一块马德莱娜小蛋糕却引出了整个已经消逝的世界,其中的细节远远超出了任何人在当下可能具有的兴趣。普鲁斯特顺着一条连续不断的线索,探知记忆的各个角落。无数场景带着它们特有的气味栩栩如生地重现,这真应了普鲁斯特的表妹夫柏格森(Henri Bergson)的观点:过去的经历从未消失,只是以滚雪球的方式包含在当下之中。其细节被隐去,只是因为与当下的关注无关;而如果人们有意使得当下的态度尽可能开放,就会有越来越多过去的细节次第涌现。
普鲁斯特对于这种回忆的机制是极为自觉的,他在也专门讨论过。在写作的过程中,他也会对一些原本模糊的场景进行引申和再加工。如此添加上去的东西与其说是离题的联想,不如说是一种诱使回忆深化的技术,甚至有些在事件发生的当下不为人注意的细节也可以在回忆中浮现。
正因为此,普鲁斯特笔下的少年心境才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奇特的共鸣:不是简单地觉得他写的就是自己的少年时代,而是受他启发,追思起自己的少年时代中类似的场景、情节或情绪。它们一律带有普鲁斯特式的淡淡感伤:不是因为任何明显的不幸,而只是因为逝去的时光不再,一边不再却又一边在记忆的门外徘徊,这种因为生活在永恒流动又处处断裂的时间之中而遭遇的阻隔也许就是人的一种深层的不幸——但也恰恰是这种不幸使人成为人。
普鲁斯特之所以能够拥有丰富的回忆所需的开放性,是因为他对事物的形象极为信任。他并不急于在形象背后发现任何道理或语词,而是耐心地让形象发酵,任由它所包裹的朦胧的意义朦胧地展示自身。语词仅仅是这些形象的残影;为了重现唤起形象,它们必须闪烁、氤氲、相互勾连、余音不绝。
普鲁斯特之前,文学的世界是由事物、事件、思想和人物组成的。虽然许多作家都有出色的环境描写,他们却要么把环境当作衬托事件或心绪的背景,要么把它当作观察的对象去写生。而对普鲁斯特而言,环境中事物的样子即是一切,它既不可还原为事物本身,又不可拍扁在现象的平面上。它在语词的追逐下抽身而退,徜徉于遥远却贴切的比喻中,它不再是语言所表达的东西,它成了语言自身的运动。现实中所具有的种种边界逐一瓦解,只留下光,那在无限的世界和无限的心灵之间永无止境地反射的形象之光。

最佳范例原创文章,作者:最佳范例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shou.com/post/14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