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这首诗是谁写的是什么意思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诗是谁写的?是什么意思?


前言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的作者是曹植,不过原先的版本似乎不是这样。《世说新语》中的版本是这样的: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创作这首诗的目的,是因为避免杀身之祸。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这首诗是谁写的是什么意思图1

一、七步诗的创作背景

皇储之争是一场惨烈的战斗,在玄武门下李世民让两个亲兄弟身首异处,战国时的赵武灵王因继承人没有安排好,被活活饿死在沙丘宫。相比较而言,曹丕能够让退位的汉献帝寿终正寝,还算是比较宽厚的一位皇帝。

不过曹操在立嗣问题上狐疑不决,搞得大臣们纷纷站队,虽然曹丕没有像李世民一样对兄弟痛下杀手,但他还是很忌惮自己这个才高八斗又不肯掩饰政治企图的弟弟 。

七步诗的故事就反映了兄弟二人的微妙关系。不过据文献记载,曹丕可不是仅仅让曹植作过一次命题作文,还有一次考验也惊心动魄。

《太平广记·卷第一百七十三·俊辩一》记载:

魏文帝尝与陈思王植同辇出游,逢见两牛在墙间斗,一牛不如,坠井而死。诏令赋死牛诗,不得道是牛,亦不得云是井,不得言其斗,不得言其死,走马百步,令成四十言,步尽不成,加斩刑。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这首诗是谁写的是什么意思图2

二、 死牛诗与七步诗

曹丕和曹植一起出游,看见两头牛打架,其中一只被挤落井中而亡。于是曹丕下诏让曹植作《死牛诗》说说这件事,但是不能用牛、井、斗、死这几个字。时间马行百步以内,体裁五言八句,达不到要求斩首。

没想到曹植策马而行,没有用100步就写完诗了:

子建策马而驰,既揽笔赋曰:\”两肉齐道行,头上戴横骨。行至凼土头,峍起相唐突。二敌不俱刚,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赋成,步犹未竟。

在这一段话后面还有一首诗大家耳熟能详,就是著名的七步诗:

重作三十言自愍诗云:

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然,豆向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出《世说》)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这首诗是谁写的是什么意思图3

三、不同的版本

《太平广记》中的七步诗是一个版本:

煮豆持作羹,漉豉取作汁。萁在釜下然,豆向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不过今天我们看到的《世说新语·文学》中的七步诗却不太一样:

\”文帝(曹丕)尝令东阿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古书传抄刊刻时难免有些错误,今天《世说新语》中的七步诗有几个字与太平广记不太一样。但是死牛诗却一点也没有记载,是真是假就不知道了。

在很多明朝的书中,是今天普遍流行的版本 :

未及七步,其诗已成。中寓规讽之意。诗曰: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今古奇观》·(明)抱瓮老人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这首诗是谁写的是什么意思图4

结束语

这个故事的结果是,曹植逃过一劫。他终于在黄初七年(226年)熬死了曹丕。不过曹丕儿子继位以后,对于这个喜欢毛遂自荐的亲叔叔依然不敢重用,6年以后曹植在忧郁中病逝,终年41岁

这首诗的作者是东汉末年三国时期一代枭雄曹操的小儿子曹植。这首诗还源于他们兄弟之间的一段故事,也正是这首诗使他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当时正值他们的父亲曹操去世,按惯例由长子曹丕继承父业。由于曹植天资聪明、自幼好学,诗文棋画样样精通。他虽然对权位不感兴趣,可曹丕却把他看作是潜在的威胁,于是处心积虑想要置他于死地。他的谋杀手段也是别具一格:

有一天,曹丕让人架起一口大锅,里面放进水和黄豆,灶下用豆秸(豆棵)生火。这时他命令曹植在灶前作诗,要求七步之内完成,否则就要被处死!

这个苛刻无情的要求并没有难倒多才多艺的曹植,没走七步他就吟诗一首,这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七步成诗”的典故: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用豆棵做柴煮豆,古时做一种豆制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豆棵在灶中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本是亲兄弟,为何这般急于残杀?)

此诗一出口,令曹丕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不得不放弃杀弟之心。

曹植因触景生情而产生灵感,当场而賦绝诗一首,充分显示出了他的机智与才华,同时也唤醒了一个卑鄙肮脏的灵魂!

………………

这里还有值得一提的一段历史往事:

1941年,抗日战争正处于最紧要的关头,这时的国民党不但不积极抗战,却急于“攘内”,并于1月8日以莫须有的罪名,突然行动,杀害了驻江苏、安徽一带的新四军约九千余人,并扣押了军长叶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我党对此表示了强烈抗议和谴责,要求国民党给于解释,并随即展开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周恩来在悲愤之际,于1月20日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亲笔题诗以示抗议、昭告天下:

“千古奇冤,江南一页!”

(事件发生在苏皖一带——故称江南)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当时还在国共合作期间——同室操戈)

此诗也引用了“相煎何急”,当然是寓意着国民党行“兄弟相残”之实!此诗虽仅仅十六个字,却有力的揭露、抨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可耻行径与罪恶阴谋!

最佳范例原创文章,作者:最佳范例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shou.com/post/12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