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晚景》画的情景,勾勒出大自然人间美景

苏轼的这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蕴含着一个道理——先知先觉者,对事物发展的认识总是早于一般人,见微知著。

01 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既贴合惠崇的画意,又写出苏轼的新意,自然而真实,既富有诗意,又涵有哲理。

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隔着稀疏的竹林,放眼望去,两三枝桃花在春风里摇曳。江水中嬉戏的鸭子最先知道江水已经回暖了。

三两枝桃花和鸭子下水,表明这还仅仅是早春季节而已。鸭子常年生活在水中,自然最先感知江水是否回暖。诗人不仅在生活中观察细致入微,还融入了哲理的思考,给人以启迪。

回暖的江水滋润着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惹人怜爱。哦,这个时候正是河豚从大海回游到江河的时候,也是人们享用美味的时候。诗人写出了浓浓的生活气息,真实又合理,无声胜有声。

02 苏轼,虽然一生宦海沉浮,历经苦难,但他始终持守不屈服,积极投身于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了不起的人。

我们读苏轼的传记和有关记载,不难发现,自他年少时,就显示出自己的特性。

一是儒家用世的品格和修养。父亲苏洵四方游学,常不在家,母亲是他儒家用世思想的教导者。读书人的传统就是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心。

苏轼踏上仕途后,不管是王安石的新党当政,还是司马光的旧党当政,他都不一味盲从,不忘初心。不管后来在政治上遭受怎样的压制,一旦被起用,就依然坚持自己政治上的理想。

二是庄子高远旷达的品格和修养。他读《庄子》时说:我从前内心也有一些见解,自己说不出来。现在看到《庄子》,他说的正是我心里所想的。

苏轼兼有儒道两家的修养,显达时有兼济天下的理想,对国家和百姓的忠爱始终持守,为国家忠直尽言,为百姓办实事;在潦倒时有道家超脱的胸怀,躬耕于东坡,投身自己的志趣。

正因为有这两方面的结合,所以苏轼的诗文词作,既有高歌浩气,也不乏清新秀丽。

我从苏轼的“春江水暖鸭先知”领悟到:只有多学习、多观察、 多思考、多实践 、多总结 ,才能从后知后觉到“先知先觉”。

因为动物感知灵敏,鸭子天天下水,它首先感觉到水的温暖,故而是鸭先知。对于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你读了下面这首诗即知。

《春江晚景》画的情景,勾勒出大自然人间美景图1

诗的来历;

是宋朝诗人“苏轼”,他看到宋朝著名画家“惠崇”,所画的一幅《春江晚景》画,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滿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春江晚景》画的情景,勾勒出大自然人间美景图2

诗意解释;

竹林外边有三两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感觉到春江水温暖。

河滩上已经长满了蒌蒿,芦芛也开始抽芽。而此时的河豚,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游回到江河里来。

大雁北飞,就像要回北方家乡的人那样。由于依恋差点掉了队。

还没有飞到北方时,就预感到,北方的沙漠多风雪。还是留在江南半月时光,再享受一下春光时节吧!

以上,就是“苏轼”整首诗的意思。

结束语;

诗人,总是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他生动客观的描述了,《春江晚景》画的情景,勾勒出大自然人间美景。希望我的回答,对题主有所帮助。!

《春江晚景》画的情景,勾勒出大自然人间美景图3

最佳范例原创文章,作者:最佳范例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shou.com/post/12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