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之王: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读后感_900字_读后感大全

《资本之王:全球私募之王黑石集团成长史》读后感900字

截至2016年底,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注册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878家,已备案私募基金28290只,管理总资产11.01万亿美元,单只基金平均规模3.89亿美元,平均每个管理人管理私募基金10只,基金注册地遍布全球主要金融中心。
截至2017年底,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2446家,管理私募基金66418只,规模11.1万亿元,单只基金金额1.67亿元人民币,平均每个管理人管理3只基金,基金注册地集中在大陆,部分在香港。
黑石集团的成长史基本能反映美国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特点:
1.掌舵人基本是从融资并购等传统投行业务中转型而来的大牛,都曾就职于华尔街知名投行,有非常广泛的人脉和坚实的资源基础;
2.早期基金资金主要来自于机构投资者,如大型实业企业、金融机构,后联邦政府和各州养老金逐步成为主要来源;
3.以垃圾债券、保险资金、大型银行的过桥贷款作为主要融资渠道,相互结成比较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
4.通过收购、IPO、拆分、转手、改造等各种方式,竭尽全力挖掘企业价值,获得难以想象的超额收益;
5.目标导向,采取非常灵活的组织形式、管理机制和运营方式,人员流动极强;
6.成功=50%时机把握 30%运气 20%能力,死掉的PE基本是踩错了节奏。
可以把黑石看作一个80后,高学历,高素质,富二代,创业初期也曾四处碰壁,靠关系找到盛田昭夫这个贵人,从此好运不断,迅速完成原始积累。在能力还撑不起野心的阶段,也遭遇过很多挫折,但应验了那句鸡汤:那些没有打垮你的,终究会使你变得更强大。
每一个失败的投资案例,都变成黑石打补丁升级系统的原材料,训练出对风险的敏锐嗅觉,躲过两次大灾难,最终推动他攀上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的金字塔顶端。
除了自身努力和运气,我认为黑石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理念:尊重趋势,把握时机,不搞恶意收购,与管理层友好协商,专注改善被收购企业的盈利能力,看重长期回报。
在臭名昭著、贪婪成性、野蛮人盛行的并购领域,这样的理念理应获得成功作为奖励。敬畏规律,谋势,亦谋事,努力耕耘,做人其实也应如此。
另外,选队友真的比选配偶还重要。彼得森和施瓦茨曼,施瓦茨曼和詹姆斯,真是完美。
故事写得很精彩,但要吐槽一下翻译,大大降低了这本书的水准,该批评!

最佳范例原创文章,作者:最佳范例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shou.com/post/19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