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艳与苍凉:张爱玲传奇背后的真相》读后感_1300字_读后感大全

《惊艳与苍凉:张爱玲传奇背后的真相》读后感1300字

她站在浮尘往事的另一边,无视世间的繁华与喧嚣,冷眼洞穿尘世苍凉和人生悲苦。一个女子的几十年的岁月,纠缠牵连种种,如同盛宴必散,她是璀璨夺目的星,却也在爱情的战争中惨然落幕。

以前读这句话的时候觉得写的很好 其实也没有真正的读懂。有时候,不能理解某些作家的现实,尤其是他们对于人际关系的处理,看完这本书以后我才觉得多情的文人们已经不和我们的表达,尤其是语言文字的表达不一样了。他们骨子里会有清高,孤傲。喜欢作者说的,张爱玲或许世俗,但是她的世俗和一般的世俗不一样。想到前两天看的,说解《红楼梦》里说薛宝钗世俗,自己过生日点戏,她尽点的是贾母喜欢的,如果是林黛玉就会点自己喜欢的。张爱玲也是很喜欢《红楼梦》的,小小的年纪就觉得后八十回不是那么好看了,长大后才知道因为后八十回是高鹗补编的。想到她的人生三恨中的一点,恨《红楼梦》未完。

总觉得民国是一场旧梦,这场梦里,大家都是沉睡的,只有张爱玲是清醒的,或者是大家都是清醒的,只有她沉醉在那场民国旧梦里。幼年的不幸遭遇,不能完全的否定这样条件下对张爱玲的积极影响。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上几辈的恩恩怨怨,她看透了很多。她既理性也感性,理性在于她拒绝那些前来拜访她的人,现在的人看来或许就是清高吧,她同事也是不会擅长交际,要做到怎样的圆滑世故才会在这些文化圈里出入自由。她是感性的,自古以的文们都是很有情怀的,张爱玲也是,她敏感细腻。小时候的“后母”情节导致她在经历第二次婚姻的时候,不太喜欢出席丈夫女儿的家庭聚会。这些我想都是她感性的一面,用一颗敏感的心去观察体会人世间的人情冷暖。

小时候的父母的分开,母亲的追求新异,西方化的崇拜,父亲对她的不负责,和后母的暗中较量。父母原本就是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所以分开那是必然的。她的母亲对她也是影响很大的,她对母亲开始是有感情的,后来母女俩差不多就形同陌路了。在这样的家庭里,她的心千疮百孔,好在姑姑是她亲情里存在的唯一光亮。逃离了那个家以后,她对于父亲再也没有什么念想了。而她和弟弟,她对弟弟更多的就是同情。

关于她的爱情,现在很多读者们或许都会感叹她和胡兰成的爱恋。以现在的人们的心理分析,无非就是埋怨胡兰成的始乱终弃。正是经历的多了,也至于后期她的第二次婚姻尽在别人不能理解的情况下维持了十一年。十一年的细枝末节,亦无从考量,我觉得这才是她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后,才真正想要的爱情。就是平平淡淡的两个人。赖雅,这个在她后期陪伴了她十一年的,相濡以沫的日子里,他们却是最幸福的日子。我想她们之间的情意才是爱情最真实的样子,即使是晚年后的赖雅,可以说就是张爱玲的负担,但是她还是护送了他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他们之间的小故事,就是平平淡淡的,没有和胡兰成的轰轰烈烈。但是这种平凡的小生活不就是现在人们所追求的吗?

关于张爱玲传奇的一生,我们也只能从书上读到,背后的真相有多苍凉,我们也只能从文字里去感受。各有各的不幸,这些不幸。我们也不知道该去埋怨谁,只能说是在这些不幸之中,懂得了更多,感悟的更多,这样想想也算是一种幸运了吧。

最佳范例原创文章,作者:最佳范例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iujiushou.com/post/18754.html